谭嗣同的悲剧

您的位置: > 在线投稿 > 正文
2010-04-18 15:53:07 百草园字号 繁体中文 关闭 收藏 打印 复制链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一纸绝命诗,满腔热血,凛然正气,充斥其间,戊戍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生命最后时刻写下了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
  半个世纪里,这句话曾激励了多少豪杰志士,为救民众于水火,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谭嗣同,为最终成为“舍生取义”的典范。
  但谭嗣同本人,又何尝是死得其所呢?我认为,他只是无愧于心,完成了他的自我设计而已,并非真的死得其所。虽然当时的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但并非只有“改良维新”一条“阳光道”可走,纵观维新运动,前有太平天国,后有辛亥革命。与这两者以暴力革命去推翻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的行动相比,维新派单纯依靠一个手无寸权而又“事必躬清太后示下”的儿皇帝来变法,显然绝非上上之策。然而,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身为维新派一份子的谭嗣同没有也无法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也就必然陷入他自身矛盾的重重悲剧的命运中。
  或许有人会说:“他面对屠力毫无惧色,这种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是难得可贵的。”诚然,谭嗣同确实做到了“舍生”,但他取到了“义”——得到真理了吗?
  我认为,他不但没认识到“群众运动的力量,才是中国革命的希望所在”这一基本道理,甚至走向了另一唯心主义的极端,请看他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时说的那句话是多么可笑可悲——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言辞之间,他似乎把变法维新看做了一次祭祀,慨然挺身而出牺牲充当祭品,以为单凭自己泼洒一腔热血,便可使民众猛醒,国运骤昌,一厢情愿而已。
  不要只被他大义禀然,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看看他捐躯后吧:“康、梁东渡日本,自此沉沦,维新派纷纷倒了大旗,成了保皇族,不但腐败,而且反动。”
  他,谭嗣同,想以自己淋漓的鲜血惊醒沉睡的同胞,可国人醒来了吗?没有,只不过打了个呵欠而已。维新运动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别人演出的一场闹剧。他想以自己的悲烈行迹激励后来者的斗志,使他们更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可是有没有人踏着他的脚印继往开来呢?总之,国内自此再未有“维新”之议。至少以后的仁人志士,则都是吸取了维新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而不再对改良抱有幻想,投入到彻底推翻旧时代的斗争的革命当中。
  他死后万马齐喑,什么事也没发生。他死就死了,像一颗流星过快的陨落。他的死,只是证明了“改良维新”在中国无路可走,他的牺牲价值,也仅此一点。
  舍生取义,壮哉!但若像谭嗣同那样,“舍生”尚不能“取义”,那还有舍生的必要么?
  ——愿君共思之!
  
  作者:澄迈中学浅草文学社 李家平(高二(5)班)

  本网声明: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侵权等行为的连带责任。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来源注明为本网的,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
直播录音
热点
关于我们 |听友会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案号13067700号 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QQ咨询:1621214899
Copyright © 2006-2010 bcy.haixi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草园》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